與頂尖學府 MIT 合作
時代基金會秉持著『協助國內產業發展‧促進區域經濟繁榮』之宗旨,引進國外知名學府之資源,協助會員企業產業升級。合作學校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(MIT),定期提供最新科技新知與培訓課程資訊,促進國內產業與全球產業經濟接軌。

Service

Epoch–MIT/ILP
產學聯絡計畫
Epoch-MIT/CSAIL
產研合作計畫
Epoch-MIT/Sloan
高階主管培訓計畫
Epoch-MIT/TIGER Project
能源研究計畫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以創新與科技聞名於世,該校擁有全球最優質的師資及研發團隊:6所學院、33個系所及數百個實驗室;歷年來已經「產出」95位諾貝爾獎得主,而透過MIT授權的專利更是不勝枚舉。除學術研究外,產業合作及創業精神更是該校的傳統。根據2015年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t MIT的調查報告,MIT校友已創設超過30,000家公司,創造逾460萬人次就業機會,以及每年1.9兆美元營業額。

麻省理工學院產業聯絡計畫(MIT/ILP)創設於1948年,緣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美國政府委託麻省理工學院進行重大技術研發,並將成果授權予企業開發。自1993年以來,MIT與時代基金會(Epoch Foundation)共同合作深耕的 時代基金會-麻省理工學院產業聯絡計畫 (MIT 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, MIT/ILP) ,已為國內20家領導企業引入最前端的技術暨產品開發資源,以及科技創新管理新知,成為各會員企業掌握全球研發脈動及市場趨向、拓展國際網絡的「窗口」與重要資源之一。截至目前為止,已有400餘位會員代表前往MIT進修及觀摩,逾百場的專題研討會於MIT所在地美國麻州波士頓舉行。

成為 Epoch - MIT / ILP 會員企業,您可以取得第一手研發資料庫(Knowledge Base)資料、將MIT 數百個實驗室作為您外部研發伙伴及智庫,獲得最新國際研發新知,快速提升產品研發與創新價值。
【2019 MIT ILP-Epoch 台灣年會】Less Artificial, More Intelligence: Challenges of AI as a New Industry

Members

全球資訊科技及人工智慧科技最重要的研發重鎮─MIT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(MIT CSAIL),向來引領資訊及人工智慧發展的里程碑。近年來,在網路通訊、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、語音科技、分子生物運算、觸覺介面及電腦視覺等領域,MIT CSAIL更帶領科技研究及產業的潮流與趨勢,引爆一波創新科技革命。

1998年,時代基金會與MIT電腦實驗室(MIT LCS)及人工智慧實驗室(MIT AI Lab),成立「Epoch-MIT/CSAIL 產研合作計畫」,提供台灣企業直接派員前往兩所實驗室,實際參與技術研發的機會。

2000年6月,「Epoch-MIT/CSAIL產研合作計畫」促成台達電子與宏碁公司加入『活氧聯盟Oxygen Alliance』,與美國惠普(HP)、歐洲的諾基亞(Nokia)及飛利浦(Philips)、日本電話電報(NTT)共同參與研發新一代人性化電腦。

2005年,廣達電腦與CSAIL簽訂「TParty研發計畫」、2010年簽訂「Qmulus研發計畫」,2019年簽訂「AI Medicine研發計畫」,為台灣立足於全球資訊業第一線舞台打下厚實的根基。

(*註: MIT LCS / MIT AI Lab 於2003年合併為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, CSAIL)
MIT CSAIL 產學合作

Members

時代基金會–史隆管理學院計畫』是贊助MIT史隆管理學院之「Asia Pacific Initiative」。該計畫主要研究亞洲地區之經濟動力,旨在協助、加強亞洲各國釐訂經濟政策之能力,對亞洲產業界提供具參考價值之報告,並研究促進亞洲各國間最有效之合作模式。

時代基金會贊助此項計劃,旨在促進該計劃研究台灣之產業政策與發展問題。目前史隆管理學院提供短、中、長期經營策略課程 (Sloan Fellows, Sloan Executive Education Program),協助企業培訓中高階主管。

Members

時代基金會於1991 年由 20 家台灣企業共同成立,以協助產業發展,促進區域經濟繁榮為宗旨。創會以來,即與國際一流學府如 MIT,進行長期產學合作,協助台灣企業參與國際前端技術交流,派遣資深人員赴海外受訓等形式,充分運用頂尖學府的研發,並投資創新資源,以找尋企業發展利基。

1998年,從培育社會未來的人才出發,以Epoch School 培養未來社會和產業需要的人才,20多年來已有超過3,000名學生受惠,造就80個以上的優秀新創公司。2008 年開始輔導創業團隊,2012 年以 Garage+ 創業育成中心為名,是亞太區唯一NPO支持新創企業的典範。2015年至今,已有超過71國近2,000個國際新創團隊申請,安排上千場媒合會議,並有1/3以上的新創團隊,獲得資金投資或企業合作機會。30年來,陸續有更多企業支持時代基金會,為台灣企業接軌國際資源、深耕創新及培育人才,為社會注入永續發展的活水,共創更美好的世界。

Members

MIT 能源中心(MIT Energy Initiative, MITEI)為麻省理工學院應對全球能源挑戰而成立的跨領域研究中心,研究領域涵蓋新能源技術、能源轉換和儲存、能源經濟和政策、以及能源與環境等。MITEI 與產官學各界合作,共同推動能源技術應用和商業化發展,以實現能源轉型和永續發展。

台灣天然資源稀缺,能源98%仰賴進口,面臨未來能源短缺、淨零碳排的需求,2023 年時代基金邀請 MITEI 策劃「Taiwan’s Innovative Green Economy Roadmap(TIGER) 計畫」,分析全球能源趨勢、分享能源技術資源,在淨零碳排挑戰之際,協助台灣產業資訊同步全球,持續企業競爭優勢。

Members

目前無活動

科技聚焦

運用 AI 開發微結構複合材料

微結構複合材料,是透過在空間中排列混合韌性及剛性材料,使其同時具耐用性和強度,經常運用在車體材料和各式零組件。過去在尋找這類型的複合結構相當耗時,需要經過反覆設計、製造及實驗。近期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電腦暨人工智慧實驗室 (CSAIL) 教授 Wojciech Matusik 及研究生 Beichen Li 組成團隊,開發了一套結合物理實驗、物理模擬及神經網路的系統。透過 AI 預測和模擬技術,減少實際需要進行物理實驗的次數。將原先需花費近月的開發流程,縮短到只需數天到數週。而這項融合物理及模擬的技術,在不同工程領域也能有所應用,如高分子化學、流體動力學、氣象學、機器人學。目前這項研究由巴斯夫歐洲公司 (BASF) 所資助,團隊未來希望能提升系統穩定性,並將整套流程從模擬、製造到測試全面自動化。

more

利用新 AI 模型優化機器人倉儲運行

倉儲物流自動化及機器人倉庫 (robotic warehouse) 在各產業供應鏈中日益成為重要的一環,如何高效管理大量機器人並避免碰撞成為一大挑戰。 MIT 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生 Zhongxia Yan 和 MIT 土木與環境工程助理教授 Cathy Wu,設計一種新的神經網路架構,將倉庫中的機器人分組、編碼重要資訊,並預測倉庫中最需能夠緩解擁擠的區域以提高整體效率。在多個模擬環境中,如類似倉庫、有障礙物的環境,及建築內部的迷宮式環境,此學習方法比傳統方法快近四倍。 此深度學習方法也可用於其他複雜的規劃任務,如電腦晶片設計或大型建築物中的管道佈線。該研究得到 Amazon 和 MIT Amazon Science Hub 的支持。未來希望從神經模型中獲得簡單、基於規則的見解,以便於實際機器人倉庫中實施和維護。

more

AI 風險檢測為早期胰臟癌干預帶來新希望

胰臟癌為現有惡性腫瘤當中最嚴重、最具侵襲性且預後不佳的高度惡性疾病,五年存活率僅為 6%。至今,早期干預為最好的癌症治療方法。不幸的是,胰臟深藏於腹部,極難透過早期檢測發現癌變。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 (CSAIL) 與貝斯以色列代肯尼斯醫學中心 (BIDMC) 輻射腫瘤學系合作,開發了兩個模型:PrismNN 和 PrismLR。藉由分析個人電子健康紀錄 (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, EHRs),偵測胰臟癌風險。相同的狀況下,新方法能檢測出 35% 的胰臟癌病變;傳統檢測僅能檢測出 10%。此篇研究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演算法,優化了人類識別癌症風險的新方法,具有早期干預的潛力。 本篇研究受 MIT CSAIL、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、波音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、Aarno 實驗室、TriNetX 以及預防癌症基金會支持,期望透過此項技術幫助所有人擁有長壽、健康的生活。 撰寫:阮懿慈 (2023 經理人 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) 指導:黃柏勳 (2015 Epoch School 校友)

more

Members